中国的旅游胜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纯自然景观,一种是纯人文景观,一种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二者兼有之。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原有名因缺乏人文内涵,故宜于采用文学色彩的词汇。例如著名的“九寨沟旅游区”、“黄龙旅游区”。所有名直接采用形容景观的词语。比如九寨沟中的“长海”、“翡翠河”、“廊”等名胜景地,均直接使用了形容词。 人文景观因为有历史内涵,其用名均与历史事件、人物、地理有直接关联。比如河北邯郸县黄粱梦村,又名吕翁祠,与中国词语“黄粱美梦”有关。解州关帝庙,其名与此地关羽籍有关,成为武庙之祖。又如定州的“白果树”、三峡中的“岳书宝剑峡”、“神女峰”等名,均是依照历史传说与神话传说而得名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二者兼有的名胜,其名也兼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特点,如四川峨眉山,便有万年寺、报国寺、仙峰寺、纯阳庵、伏虎寺、神永阁、洗象地、清音阁、雷音寺、金顶寺等人文景观,又有“一线天”、“白龙洞”、“洪椿晓雨”等自然景观名。 旅游景地用名的第一要素。应当是以要吸引游客,展示旅游地风采,故其名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园林建筑一类观光地,其用名更显文雅,倍有品位。如山西太原晋祠,内有水镜台、鱼沼飞梁、待凤轩、景宜园、锁虹桥、流碧榭、真趣亭、不系舟、难志泉、胜赢楼等等景点,这些景观名有较强的文人意趣。富有文学意味之名是旅游胜地用名的最大特点。旅游地用名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尽力与历史传说、民间传说、神话传说、文学想象力、观察力结合起来。比如峨眉山区的“卧佛”、昆明滇池的“睡美人”就是人们根据山形反复推敲观察并赋予其文学想象力而得出的景观名。 历史上的一些景观命名的出处: 1、面水轩:源出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2、翠玲珑:源出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 3、夕佳楼:源出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来今雨轩:源出杜甫《秋述》一文“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几句。原意是老朋友下雨仍来,新朋友下雨就不来了。现从“旧雨来,今雨不来”中截取中间三字以为轩名,意谓“日交新知,聚于一轩”。 5、爱晚亭:源出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陶然亭:源出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7、揖峰指拍轩:分别源自朱熹诗“前揖芦山,一峰独秀”与高启诗“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8、濯缨水阁:源出《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9、留听阁:源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10、仰止亭、景行桥:源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1、柳桥:源出杜甫诗“柳桥晴有絮”。 12、镜桥:源出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13、练桥:源出谢眺诗“澄江静如练”。 14、四美轩:源出王勃《膝王阁序》“四美俱,二难并”。 15、宜两亭:源出白居易诗“明月好园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